【媒体聚焦】嘉定区久治县交融互助,谱写民族团结“连心曲”
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藏语意为“团结”,地处青、甘、川三省交界,也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在久治这片高原热土上,生活着藏、汉、回、土、蒙古等15个民族,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绘就了久治各民族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迈步新征程的广阔图景,也在这片8757.2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传唱出一首又一首的民族团结赞歌。
久治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气候寒冷干燥,紫外线辐射强,这种特殊的高原气候环境导致当地群众长期遭受眼疾困扰,眼疾发病率居高不下。
为破除这一“顽疾”,一支来自上海市嘉定区的“光明使者”医疗团队,跨越千里,自2014年开始,连续十一年践行光明之诺,奔赴久治县开展“上海嘉定·光明使者青海久治行”(以下简称“久治光明行”)公益活动,让数百名患者重拾光明。
“我这眼睛总是看不清东西,仿佛隔着一层雾,这能治好吗?”“上海的曼巴(藏语意为医生)明年还会来吗?能帮我们看看眼睛吗?”2024年12月8日在久治县人民医院,有很多患者前来咨询有关眼疾的问题。医护人员在完成初步检验工作后,会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回应道:“你们平时需注意眼部卫生,多进行热敷按摩。上海的专家明年一定还会来,你们的眼睛会被治好的!”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曹文捷,是“光明使者”的一员,自2014年“久治光明行”公益活动开始,已连续十一年奔赴久治草原,为上百名患者恢复光明。“我们来一次不容易,老百姓也一样。多做一台手术,多复明一个人,便会多一个幸福家庭。”曹文捷介绍,上海市嘉定区每年会安排两批医疗专家奔赴果洛,第一批在6月,主要负责前期筛查工作;第二批在8月,由各级医疗机构的眼科专家组成医疗队,为前期筛查的病人实施白内障手术。
“2024年8月,我们接诊了一位患有青光眼的老人,当时她的眼压很高,已经对视神经造成了损害,需要马上进行手术。”由于高原缺氧和前几日超负荷的工作,当时的曹文捷只能接上氧气管,边吸氧边进行手术。“当时的心全放在患者身上了,完全没想着自己,现在想想其实也有些后怕。”曹文捷笑着说道。
术后,当纱布缓缓揭开的那一刻,老人的视线也从模糊到一点点清晰。“我记得那位藏族老阿妈笑了很久很久,这令我和在场的同事都热泪盈眶,在原地伫立了许久。”曹文捷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张老人术后的照片感叹道:“身体的不适在这一刻得到了缓解,我一定要为更多受眼疾困扰的高原群众解决健康难题。”
如今,每到6月“上海嘉定的曼巴要来了!”是久治群众最翘首以盼的事情。“现在不光是久治县,来自周边四川、甘肃的群众也提前一两天来到医院,排起长队,迎接上海医疗专家的到来”。久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卓玛措笑着说,“久治光明行”这个“上海牌”公益活动已牢牢扎根在雪域高原。
自2014年启动“久治光明行”公益活动以来,上海市嘉定区连续11年累计选派24批医疗队,近300人次奔赴久治,筛查白内障患者近4000人次,开展手术500余台。连续11年开展的“久治光明行”公益活动既解决了长期困扰久治人民的眼疾问题,也促进了上海嘉定与果洛久治之间的广泛交流与深度融合,一朵朵绽放的民族团结之花在“久治光明行”连续十一年的浇灌下,愈开愈艳。
久治县举办庆祝上海嘉定“光明行”活动十周年团队合影
久治县师生与嘉定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交流活动
虹色梦公益服务中心联合上海援青干部联络组医疗小组赴久治县开展巡回医疗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