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但不缺精神 —嘉定区卫计委 “久治光明行”行动再次起航
8 月 12 日,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嘉定区卫计委2018年青海久治光明行医疗队一行20人,顺利抵达青海久治,展开为期7天的巡回医疗。
久治光明行医疗队由区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张燕华带队,队员来自区中心医院、妇保院、南翔医院以及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瑞金医院北院、东方肝胆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眼科、高血压科、普外科和妇科。来自区中心医院眼科的曹文捷已是第五次久治行,同院的手术室护士长唐晓燕护士长也是第三次踏上青海高原。当地不少医务人员看到熟悉的面庞,就像老友重逢。不少藏族同胞亲切地称呼为“送光明的老朋友”!
得知上海专家今天到久治的消息,除了30多名经过前期初筛,符合手术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及其家属们早早来到了医院外,更有不少慕名而来的牧民前来就诊。久治县人们医院的医务人员说:从没有见过预检台前会排起这样的“长龙”。
手术组会同仪器设备工程师,以最快速度安装调试设备,以及手术室、手术器械的消毒。全部准备工作完成已是傍晚五点了,但看着牧民们期盼的眼神,队员们顾不得缺氧的反应,顾不得满身的疲惫,更有队员强忍着翻江倒海般的呕吐感,开始了义诊。到晚上八点,从接诊的20位眼科病人中筛选出了 12 名急需手术,且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做好了第二天白内障手术的准备。
8月13日上午十点,当57岁的藏族牧民闹尔托被扶出手术室时,不会汉语的他高高竖起两个大拇指,表达着内心掩饰不住的喜悦。等候在手术室门口的老人儿子紧紧拉住了久治光明行的医疗队员手,眼眶中竟噙满了泪花,“太感谢你们了,上海医生扎西德勒!”“已经好多年看不清东西的父亲,终于又能见到光明了。”
久治光明行活动已在当地连续开展了四年,每次活动都实实在在地为患白内障的当地牧民送去了光明,因此光明行活动在当地牧民中影响极大,不少藏民就是等着医疗队的到来。 “决不能辜负当地牧民的期望”是久治光明行医疗队的全部心愿。
相比较前几年的手术条件,今年全新启用的久治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硬件设施条件提升了不少,但平均海拔3600米的高原情况,加上一是手术时必须的口罩,让本就不顺畅的呼吸多了一份阻力;二是由于手术节奏快,再加上高原地区高发的白内障病例普遍较为严重,相对来说手术难度也自然而然增加不少。让专家们在倍感缺氧的同时,也着实体会到了手术的难度。然而,抱着能多做一例手术就是为牧民多送一份光明的决心。队员们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有的只是紧张有序的工作节奏,有的只是精湛技术的完美演绎。短短一个上午就顺利完成了7例白内障复明手术。
手术室外,配合手术组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完成病史撰写的队员们也同样忙得不可开交。测量眼压、泪道冲洗、眼科AB超、病史资料采写,术前化验、样样不能少,在当地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她们克服语言障碍,用最简洁、最形象的语言,与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艰难”的术前谈话。
“不管如何,我们尽量,也一定要克服困难,竭尽全力做好我们的医疗服务。”医疗队领队、区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张燕华到久治后,除了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事了解每一位队员身体状况、每天的工作安排外,驻扎在医院里,时时为全体医疗队员鼓着劲,鼓励队员们要展示嘉定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不辜负期望,为久治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藏汉一家亲再谱新乐章。
仅13号一天,医疗队全体队员就完成白内障手术18例,到了晚上七点多,队员们都疲惫不堪,但脸上却都洋溢着打好第一战的喜悦。
(信息来源:区卫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