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医生在武定】李慧章:患者给我信任,我给患者送去希望

发布时间:2019-05-10 点击数: 来源:上海嘉定

出院那天,老杨手捧一面大红锦旗,来到办公室连声道谢,“多亏上海来的专家,终于让我完成了心愿啊!”

李慧章却握着老杨的手同样感谢着他,“感谢你才是,是你坚定的信任和理解,给了我手术成功的底气和动力!”。

 

 22da3899661c463fa119c76e30a41314.jpg

 

是什么让医患之间互信互助?

两枚断裂的椎弓根螺钉引发的医患情……

 

老杨一年前因外伤致腰椎骨折住院,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康复阶段又干起了体力活,近来时常感到腰背疼痛,复查X片发现两枚椎弓根螺钉已经断裂。先后辗转昆明的多家三甲医院求诊,接诊医师均表示断在椎弓根内的断钉“取出难度较大”,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4283b2721b3d4bf9acccecacc6aeaa53.jpg

 断了的螺钉为什么“最好不要取”?

 

李慧章解释,如果普通的钢板螺钉断裂,对于骨科医师而言不是难事,但椎弓根螺钉断裂是骨科医师公认的“头痛事”。之所以建议不要取,是因为椎弓根是人体脊柱稳定性最重要的结构,直径只有筷子粗细,看不到断钉尾端,又在切口的最深部,没有回旋操作的空间,要取出断钉又不破坏椎弓根,难度非常大。而且,为了取出断钉而把椎弓根的完整性破坏,反而得不偿失,严重影响之前的手术效果。

 

老杨为什么不听取多数医生的建议放弃取钉呢?

 

面对这样的情况,患者大多会听取医生的建议,但老杨是云南武定县当地人,按照当地传统习俗,老年患者一般都有极其强烈的要求取出体内固定物。医生也只能感叹,中国国土广大,各地习俗也相差甚远。

 

老杨非常执着,继续求医。

 

李慧章接诊后,也了解到了这一当地的风俗人情,语重心长地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告诉了老杨,家属也表示能够理解,并愿意承担手术失败的风险。李慧章原本想着通过风险告知来打消患者放弃取出断钉的想法,但看着患者和家属期待的眼神和信任的目光,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向这一高难度手术下发“战书”。

 

接下了这台“难啃”的手术,就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李慧章开始查阅相关的学术资料,并请教了上海知名三甲医院的专家。但结果却差强人意,不但相关学术资料检阅令人失望,医学专业网站上极其少有的病例报道也仅仅是个案,很少有经验可以借鉴。就连上海市三甲医院同行也表示未曾取过此类断钉,建议只取能取的那一部分。

 e97183a56587438a8581848b53668f25.jpg

做出的承诺要努力兑现,抱着患者相信自己的坚定信念,李慧章边查资料,边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多次推演手术过程,最终确定缜密的手术流程。为了有充沛的精力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老杨的手术被特意安排在了当日第一台,各种环钻、断钉取出器、合适的钢丝等当地能准备的器械也都全部准备到位。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体医护人员的鼎力配合下,历时一个半小时,两枚断钉成功取出,术后复查CT显示患者断钉完全取出,椎弓根无明显损伤,手术非常成功。

术后的李慧章终于长吁一口气,却忘记了早已湿透的手术衣。

 cbd40c6259b04cba919fea21cf452c4d.jpg

 老杨被推出手术室的一刻,早已在门口忐忑等待的家属,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至此,真正结束了老杨一波三折的取钉之路,没有断钉残留,也将不影响以后做核磁共振等检查治疗了。

转眼间,嘉定区中心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慧章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已有5月余。在医疗条件相对较差、骨科医生也非常缺乏的条件下,李慧章始终信奉“不放弃,不抛弃!”,竭尽全力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之苦。

据悉,为进一步深化嘉定区与云南楚雄的对口帮扶工作,自去年8月,嘉定区中心医院与楚雄武定县人民医院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以来,医院根据武定县人民医院的实际需求,选派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对口支援,参与临床诊疗、教学查房、业务讲座、手术带教等,同时承担疑难病例的诊疗服务,并协助开展适宜技术,努力帮助武定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以及临床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信息来源:区卫健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