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语言齐唱《我的祖国》,台下观众眼泪根本止不住

发布时间:2020-12-11 点击数: 来源:上海嘉定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敞……” 

近日

在上海嘉定

一首由汉语、藏语和彝族语

三种不同民族语言演唱的《我的祖国》

感动了不少观众:

“眼泪根本止不住”

“现在回想起来又想哭了” 

b9771e29e586489fac7d8cddbbed4885.png

观众正在观看演出

现场的演唱者

是来自上海、青海和云南

三地的学生 

这场演出跨越了1800多公里

背后还有一个

关于爱与梦想的故事

……

 8aaee797c55640d29324533dba1104fd.png

赵兴洲的学生正在上海演出 

“这里的孩子不能没有音乐”  

节目排练的负责人之一

——年近六旬的赵兴洲

原是上海市嘉定区

杨柳初级中学的老师

 2019年

临近退休的他

报名参加了援青支教工作

来到海拔约4000米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

担任久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音乐教师 

刚到久治县

赵兴洲发现

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是藏族

他们在歌唱、舞蹈等艺术领域

有与生俱来的天赋 

但偏远高原中学与外面的世界

仿佛隔了一堵又高又厚的墙: 

学校没有音乐老师

学生们也从来没上过音乐课

仅存的乐器年久失修

缺少配件 

“这里的孩子不能没有音乐” 

不顾高寒缺氧的不适

赵兴洲夜里独自一人

把乐器都修理了一遍 

一周后

这座高原音乐教室

第一次响起了钢琴声  

他从最基础的乐理开始教起

通过编写汉语课件

教孩子们识谱、节拍、乐器 

在他的第一节音乐课

孩子们纷纷涌上前“研究”乐器 

给初二的孩子们上课的时候

初一的学生放学早

就围在教室门口听

……

e59b6a92c2954f9299812505130aa9fa.jpg

音乐不仅给这些孩子带来快乐

更成为他们与外界连接的桥梁 

一年时间

赵兴洲谱写了七首歌曲

有的讲述援青干部的平凡往事

有的饱含对青海的热爱眷恋

还有一首专为这所中学谱写的汉语校歌

《神山的花园》

六旬教师两赴高原支教

只为这个愿望 

2020年暑期

赵兴洲圆满完成

支教任务 

回到上海不久

赵兴洲的嘴里开始念叨:

“我放不下这些可爱的孩子

想为他们再做点什么”

fa594b7d2062465a943e7a13b63c2c58.jpg 

2020年9月,赵兴洲重返校园,孩子们热情地向他问好 

2020年9月14日

赵兴洲带着一个小目标

再次启程来到青藏高原 

希望趁着身子骨还能动

搭一座“音乐桥梁”

把有音乐天赋的孩子

带到上海去参演

认识外面的世界

6dd5b7530edb4758aa99cd5875dacf08.jpg 

2020年11月,赵兴洲带领学生前往上海参加演出 

11月19日

他带着16名藏族学生

辗转果洛-西宁-连云港

经过长途飞行

抵达上海浦东机场 

从小生活在

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

体验坐飞机的感觉

这些孩子新奇又激动

跨越山河

她们看见

不同于雪域高原的

另一片天空

也迎来人生第一个专业舞台

网友:一生多么有幸

遇到这样的老师

 ab4e7ca6b70342068ad1cb3cc3a5d8a3.png

演出结束,学生们与赵兴洲拥抱 

网友评论说:

“赵兴洲和这些孩子的故事

就是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

还有一个月退休

赵兴洲热泪盈眶:

“这场演出没有落幕,

而是另一段奋斗的启程” 

希望孩子们和赵老师

一起把音乐的梦想延续下去~

 

来源:新华社,综合上海嘉定(ID:sh-jiading)、新闻晨报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