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帮扶显真情 彝山绽放脱贫花
岁末年初,“100份”“200份”“追加100份”……“消费扶贫·你我同行”——嘉定城发助力云南大姚小粒咖啡品鉴会正在上海嘉定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面简称嘉定城发集团)内热烈的举行,这是嘉定城发集团结对帮扶大姚铁锁乡的一次活动,也是嘉定区“万企帮万村”的一个缩影。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铁锁乡,滇西北边陲的一个古老小镇,古名“铁索”。名如其实,铁锁乡境内山高箐深、地貌复杂,受金沙江及其支流侵浊,多呈“V”型峡谷,谷壁挺拔陡峭,全乡仅有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如一把“铁锁”锁住把这里的人们锁在了山里,多年来“偏僻、封闭、贫穷、落后”成了这里的代名词。曾经全乡6个村均为贫困行政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64户4084人,2013年末贫困发生率达47.22%。2018年起,嘉定城发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上海市和嘉定区的部署安排,组织动员集团本部和下属4个直属企业分别结对帮扶铁锁乡七棵树、杞拉么、拉巴乍、铁锁4个深度贫困行政村,奏响了结对帮扶的“最强音”。
让苦咖啡变成甜产业
铁锁乡杞拉么村咖啡种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低海拔、酸性土壤、温差优势,孕育出了朱苦拉咖啡品系中的波旁、铁皮卡小颗粒咖啡,这两类品系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腻、略带果酸味等特点,品种非常稀有,全省种植面积不足1%,在咖啡品鉴专家眼中视为上品。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交通通讯、市场信息、加工条件等因素制约,群众种出的咖啡只能出售原豆,产值、知名度均不高。为帮助杞拉么咖啡打响品牌,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嘉定城发集团多次发动各方力量赴杞拉么村调研咖啡产业,实地查看咖啡园,详细了解咖啡加工等情况,将先进理念带入杞拉么,从加工、销售、包装、品鉴等多方面提出建议、搭建平台,开发出了以“来厅云咖”为品牌的袋泡咖啡、烘焙豆、咖啡茶等系列产品,并于近期以“消费扶贫·你我同行——嘉定城发助力云南大姚小粒咖啡品鉴会”的形式进行了产品发布,现场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纷纷认购,当场共认购咖啡礼盒8788份,认购金额达226.73万元。
让山里的孩子上好学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铁锁乡七棵树村,位于金沙江山顶之巅,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群众“看山愁,望水叹”,“有山无土,石头窝里种庄稼;有水难引,金沙江边无水用”就是七棵树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贫困等原因,村民教育意识普遍不强,“读书无用论”“家长不愿供学、学生不愿上学”等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嘉定城发集团在通过走访调研后,决定把“优先支持教育,让山里的孩子上好学,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为村企结对的第一要务。嘉定城发集团决定在铁锁乡启动实施“幸服计划”公益项目,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套校服,大力开展助学帮扶活动。先后3次为七棵树和杞拉么幼儿园及铁锁中心完小、铁锁中学等捐赠校服878套、电脑10台、教学一体机3台、学习用品3批、学生食堂消毒柜5台、冰箱3台等,同时结对了12名困难学生。
让小超市发挥大作用
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难题。为此,嘉定城发集团在铁锁乡四个结对村启动实施了“彝乡爱心超市”建设,成效颇为显著。2018年以来共投入资金20万元,在4个结对村建设“彝乡爱心超市”,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鼓励群众通过劳动获得积分兑换物品,促使贫困群众在生活上自立起来,劳动上积极起来,精神上丰富起来,让部分贫困户改掉“不劳而获等待帮扶”的坏习惯。爱心超市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干部工作有了抓手,真正做到了小超市汇聚大能量、小积分撬动大志向。同时也让沪滇协作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善举实现了真正价值,改变了以往“我捐你受、送非我要”的方式,爱心超市让群众根据生活所用,按需领取,极大地激励了群众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投身公益事业、移风易俗等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实,铁锁乡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乐春,这应该是铁锁人民长久以来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吧。现如今,美好愿望也已变为现实,铁锁乡的群众迎来了小康社会。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嘉定城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表示:“城发集团与铁锁乡的情谊不能断,下步将继续发挥集团资源优势,争取更多资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给老百姓带去更多实惠”。在嘉定城发集团的持续帮扶下,铁锁乡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来源:沪滇扶贫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