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楚雄姚安这样干→

发布时间:2022-05-18 点击数: 来源:上海嘉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也是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要振兴,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农民稳定增收。

5d899a6557d7422bbef9c49d317677d8.png

姚安软籽石榴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为例,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县的软籽石榴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品牌质量不断提升,特色优势日益凸显,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快乡村振兴发展、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生活富裕提供了坚实支撑。

发展现状

一是规模在扩大。2014年10月,姚安县栋川镇白龙寺村民金鑫、白仕银等9户农户从河南省荥阳市引进河阴软籽石榴,并在白龙寺村、大龙口村试验种植528亩,试种成功后,姚安县其他地区逐渐开始大面积种植。截至2021年9月,全县8个乡镇32个村244户农户种植面积达14443.5亩,比2014年增长26.35倍,进入挂果盛产期的有9080亩,实现产品外销19976吨,产值达到1.16亿元。

二是特色在彰显。依托互联网进行网上销售,受到了网友好评,成为“网红”水果之一。通过连续举办3届软籽石榴现场推介会,进一步扩大产品知名度。同时,成功注册了“姚安软籽石榴”“佰强红宝石”等商标,组织申报获得软籽石榴“绿色食品品牌”15个,有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宣传推介,姚安软籽石榴远销上海、福建、郑州、武汉、广州等交易市场和大型超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三是链条在延伸。姚安佰强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龙头企业投资软籽石榴产业,引进云上优品营销公司建成优质水果分拣集散中心,进行果蔬标准化、品牌化分拣销售,构建了集收储包装、冷链物流、集市贸易、网上交易、采摘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同时,整合利益链条上的各个主体,培育发展组织化经营,解决了软籽石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如,金果果软籽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30余名,采取“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形成了产销购一条龙经营体系,还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通过订单式生产、销售,与合作社进行利益联盟,实现互促双赢,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发展优势

一是政策环境优越。依托楚雄州及姚安县产业发展战略部署,为软籽石榴发展提供了机遇。从生态效益上看,石榴树种植本身具有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的功能,符合发展特色农业、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战略导向与政策取向;从经济效益上看,发展软籽石榴种植综合经济效益较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符合产业振兴、促农增收的现实需要。

二是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特色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的刚性需求明显增长。从水果产业发展趋势看,以苹果、梨、桃为主的传统果品市场走势平缓,而软籽石榴口感佳,更具营养价值,尤其石榴果肉花青素含量高,符合当前人们的养生抗衰理念,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目前,软籽石榴以鲜售为主,除满足本地需求外,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南亚、东南亚国家,鲜果需求量日趋增大,国内 外市场发展潜力逐渐增大。

三是自然资源禀赋。软籽石榴耐旱,在山地栽培可正常生长结果,但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偏砂性、昼夜温差大、排水良好的山地为宜。据有关专家研究,软籽石榴示范推广过程中,耐寒性较差,气温低于-10℃超过半天即可发生冻害,姚安年平均气温15.2℃,平均降雨量767.5mm,无霜期长达233天,海拔1800m~1900m,田地多为沙壤土,尤其姚安县9个乡镇均有山地、坡地、缓坡地、低效林地,具有发展软籽石榴的天然优势,已逐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软籽石榴种植最佳地域之一。

四是品质优良独特。姚安软籽石榴色泽鲜艳、果大皮薄、籽多饱满、核软可食、汁多味甜。经权威机构检测,姚安软籽石榴从单株挂果数、平均亩产量、单果净重、果实形状、果皮色泽等方面的性状鉴评均为品质上等。2019年姚安软籽石榴参加第三届石榴博览会荣获银奖。姚安软籽石榴早熟丰产,种植第二年即可挂果,每株结果5千克左右;第三年平均每株结果15千克左右。每亩地可种植 74~78株左右,第五年进入丰产期,亩产达2.5~3 吨。盛果期软籽石榴均价约5元/公斤,亩产净收入与种植水稻、大豆、小麦农作物相比,经济收入效益显著。

发展瓶颈

一是土地流转困难。一方面,全县软籽石榴大部分集中种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与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红线划定面积相抵触,土地供给问题突出,造成软籽石榴种植土地面积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发展软籽石榴产业,只能向荒山荒地、 坡地缓坡地、中低效林地区向上发展种植,但这些地块绝大部分交通不便、地理条件较差,导致软籽石榴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加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大部分山地权属已明晰到户,部分农户不愿意转让或租赁土地发展软籽石榴产业,导致土地流转不畅。

二是产业化程度低。目前,全县软籽石榴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农民自发式种植比较多,存在生产无序状态,种植散、乱等现象,有的重栽轻管,有的会种不会管,追肥浇水、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技术缺乏,除个别基地管理较好外,其他基地基本处于放任状态,除少部分由企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经营外,其余大部分由农户自种自管,组织化程度较低,分散经营无活力。尤其近两年来,软籽石榴价格持续下跌,严重影响了农户的发展积极性,埋下了“果贱伤农”的隐患。

三是营销体系较弱。目前,全县软籽石榴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尚未建立有效的营销体系,运用建立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手段不多,市场销售渠道单一,产品销售不畅。尤其是农户的软籽石榴销售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上连市场、下连生产基地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对接市场能力较弱,易造成产销脱节,存在滞销现象。

四是产业附加值低。目前,全县没有一家具有规模的软籽石榴加工企业,只出售鲜果,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严重制约了产业综合效益的提升。此外,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以及“研发一生产一分销一零售”等产业链还未形成。

五是市场竞争乏力。全县软籽石榴以家庭种植为主,在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各自为政,品牌众多,不利于标准化生产管理和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市场因素分析不全面,使姚安软籽石榴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低、在低端市场处于无序化竞争状态,进而导致姚安县软籽石榴价格波动较大,难以规避风险。

六是品牌效应不强。缺乏对姚安软籽石榴品质、价值和文化的系统宣传,导致业界对姚安软籽石榴究竟好在哪里知之甚少,普通消费者了解更少,多数产品存在“一流水果三流包装”的现状,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很难占有市场份额。同时,市场缺乏有效监管,产品质量缺乏权威检验机构的检测认证,导致姚安县软籽石榴品质参差混杂、难以做成优品。

对策建议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强则农村强。姚安县需要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软籽石榴产业化发展,提升特色品牌影响力,助推软籽石榴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做大做强做优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第一,着力构建政府支持引导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应将发展软籽石榴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将其列入日常管理工作,建立软籽石榴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整合各职能部门优势,在产业发展规划、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标准化生产、软籽石榴产品质量标准认证、争创名优产品等方面做好指导、服务、管理、 督促等工作。二是科学规划布局。立足县域地理条件实际,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科学布局软籽石榴种植区域,在确保合理有效规避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 红线划定区域的前提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土壤、大气、灌溉水等种植环境的抽样检查,尽快认定和划分软籽石榴种植的适宜区、核心区,建设有效利用山林地发展软籽石榴产业试点,盘活山区、半山区土地资源,推动土地利用供给转型升级。同时,加大宣传,科学、合理、有效引导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向荒山荒地、坡地缓坡地、低效林地等区域种植软籽石榴,在项目用地、土地流转、创业就业、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贷款贴息等方面制定和出台优惠鼓励政策,激发产业活力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助推软籽石榴产业规模化发展。三是厚实政策保障。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点向软籽石榴一、二、三产综合体项目倾斜,推动完善软籽石榴品牌示范基地、软籽石榴检测认证、科技研发、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软籽石榴三产融合发展。同时,建立软籽石榴产业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软籽石榴种植风险基金,协调保险公司加大软籽石榴灾害保险、目标价格保险推广力度,避免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促进软籽石榴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第二,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面推广软籽石榴标准化种植技术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对软籽石榴的品种选择、苗木培育、栽培模式、施肥浇水、农药喷洒、采摘时间、 产量控制等实行全过程标准化智能化管理,达到“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的目标,确保软籽石榴品质优良和质量安全。二是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引进企业、资金、技术,加强以软籽石榴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护肤化妆品、药品制造等新产品的研发和精深加工力度,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高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切实提高软籽石榴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软籽石榴产业,加大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的引进力度,千方百计引资入股,引进一批对软籽石榴产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和招商引资互促双赢。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员愿意投资兴业的,帮助协调贷款支持,提供优质服务,鼓励自主创业。

第三,着力构建软籽石榴产业组织化体系。一是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在合理规避耕地“非农化” 和“非粮化”红线划定区域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化、 规模化、基地化的要求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鼓励支持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新建集中连片的种植基地,建设家庭农场。支持各类连接果农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发展,为果农、软籽石榴生产基地提供多层次、多形式、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同时,加强农户种植管理技术培训,提升产量效益。二是加快培植龙头企业。通过财政扶持、招商引资、区域合作等方式,重点引进、联合打造、培植壮大一批规模大、前景好、实力雄厚、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软籽石榴产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加工、运销、代销等服务,切实提升软籽石榴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综合实力和行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兼顾软籽石榴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各方合理利益,形成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强化品牌宣传力度。加大姚安软籽石榴品牌对外宣传创意、策划包装和推介力度,不断提高姚安软籽石榴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第四,着力构建软籽石榴延伸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充分利用石榴花型、树姿美观和绿色诱人的观赏价值,积极引进软籽石榴旅游开发投资企业,围绕光禄古镇、马游彝族生态园、诸葛武侯祠、百果园等景点,打造一处集赏花、采果、 品尝、购果于一体,生态旅游、观光体验、休闲养生、现代农业展示生产生活多功能兼备,独具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姚安软籽石榴观赏园,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和精品观光景点,做活做好农旅融合大文章。二是完善物流体系。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作用,建立面向全国的姚安软籽石榴线下交易市场、 线上平台和营销网络,形成“基地+科研+产品集散+电商”的现代化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在天猫、 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利用线上线下促销,拓宽营销渠道。建设和完善以软籽石榴为主的优质水果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完善物流体系。

来源:沪滇协作

分享到: